掘进先锋队 水平创造军
——记冀中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一季度“先锋区队”、葛泉矿掘二队
在冀中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葛泉矿地层深处,活跃着一支善打硬仗的掘进铁军。他们用汗水浇灌希望,用创新突破极限,用实干创造纪录:今年一季度,掘二队先后创下单月进尺295.1米、380.3米的优异成绩,1754运料巷以98.5分的优异成绩通过公司精品工程验收。这支队伍以"安全筑基、标准先行"的工作理念,"匠心传承、人才强队"的培养模式,"创新驱动、智领未来"的技术突破,在千米井下谱写了一曲新时代矿工的奋斗赞歌。
安全筑基 标准先行
葛泉矿掘二队以"毫米不差、分秒不误"的精细化管理理念,构建起全方位的安全生产保障体系。通过创新管理机制和严格过程控制,该队不仅打造出公司级精品工程,更实现了安全生产标准化水平的持续提升。
掘二队创新实施"135"标准化管控模式:建立1套精品工程创建标准,完善3级考核体系(区队-班组-岗位),落实5个交接班必查项目。在1754运料巷施工中,采用激光指向仪精准控制巷道中腰线,运用数字扭矩扳手确保锚杆预紧力达标,实现了一次成巷合格率100%。通过防爆手机实时上传施工影像,形成"检查-整改-验收"闭环管理机制,全年累计整改标准化问题236条,整改率达100%。
在过程管控方面,掘二队创新推行"AB卡"双考核制度,将安全生产、工程质量、文明生产等5大要素纳入考核体系。建立由队干、班长、职工组成的三级联控网络,实行"班前确认、班中巡查、班后评估"的全流程管控。今年以来,锚杆支护合格率保持在99.3%以上,机电设备完好率达98.6%,2月份1754运料巷以98.5分的优异成绩通过公司精品工程验收,创出近五年来最好成绩。
匠心传承 人才强队
葛泉矿掘二队创新实施"双师带徒"培养模式,通过理论培训与实操指导相结合,让新工快速成长为独当一面的技术骨干。这种人才培养机制不仅解决了关键技术岗位的断层问题,更成为队伍持续创效的核心动力。
掘二队建立"理论+实践"的阶梯式培养体系。新工入职后需完成72学时安全培训,考核合格后与业务导师、安全导师"双结对"。导师团队由8名高级技师组成,针对机电检修、锚网支护等关键技术岗位,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。实施三个月来,新工技能鉴定通过率达95%,关键设备操作持证率提升至100%。
"师带徒"模式成效显著,团队整体工效提升30%,事故率同比下降45%。在1754工作面施工中,新工班组独立完成巷道支护作业,质量达标率98%。今年一季度,该队连续刷新进尺纪录,其中3月份创下380.3米的优异成绩,新工贡献率超过40%,展现出人才培养的丰硕成果。
创新驱动 智领未来
葛泉矿掘二队坚持"实用创新、科技保安"的工作理念,将技术创新作为破解生产难题的金钥匙。通过一系列接地气、见实效的小改小革,有效解决了制约安全生产的瓶颈问题,为高效掘进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。
掘二队聚焦生产痛点,自主研发了多项实用型创新成果。"环形旋转喷雾"降尘装置通过360度旋转喷头设计,真正实现了全断面喷雾,有效降低了回风岩尘浓度;"煤矸集流器"采用导流板结构设计,彻底解决了皮带运输过程中的撒煤问题,设备故障率下降45%;"速度保护旋转器"创新机械联动方式,实现皮带保护测试零接触操作,杜绝了人员挤伤风险。
在运输系统智能化改造方面,创新研发的"自动收放拦截装置"实现了与绞车信号的智能联动,挡杆随运输状态自动起降,真正做到了"行人不行车、行车不行人"。这些创新成果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,更保障了作业安全。
(李双双)